作者: 來源: 牡丹晚報 發表時間: 2021-04-01 11:20
宋云龍(左一)與海派玉雕國家級非遺傳承人袁耀合影
創作神獸“睚眥”
宋云龍與文創青年交流創作心得
在單縣老城區的民俗博物館朱家門樓附近,宋云龍有了自己的雕刻藝術工作室。作為單縣非遺傳承人,宋云龍是為數不多的擁有個人工作室的文創青年。
宋云龍的祖父曾從事木工家具雕刻,是這一工藝的傳承人。自幼耳濡目染的宋云龍,對木雕藝術的酷愛,令先輩們倍感欣慰。
從河北邢臺美院畢業后,宋云龍進入福建風起云涌的木雕行業。十多年來,他潛心專研木雕技法,藝術素養日益見長。期間,宋云龍師從浙派工藝美術大師錢繼忠,遵循海派玉雕國家級非遺傳承人袁耀的核心思想,秉行其道,嚴己修身,將傳統風格和現代技藝有機結合,學業有成,載譽而歸。
2018年,宋云龍在老家創辦了“鏡鑫軒”木雕工作室,創作之路持續拓寬,藝術作品風格獨具,《長眉羅漢》《渡江羅漢》《臥佛》《琴臺夜月》等代表作品,充分展現了其特有的木雕工藝新風貌。
宋云龍說,木雕工藝凸顯匠心,特別是近視靜觀,其紋路肌理起伏跌宕、纖細入微、絲絲相扣,生靈活現且又氣勢磅礴,令人真切感受到大千世界的精妙。很難想象,堅硬的木質竟然在鋸、鑿、刀等諸類工具的精雕細琢下,如水如風如絲如畫,軟綿柔滑、變幻莫測。無論什么題材、風格、式樣,其精神氣質和鮮活靈動始終蘊含作品的每一個細節,呈現精妙絕倫,令人嘆為觀止。
木雕是雕塑的一種,可分為立體圓雕、根雕、浮雕。2008年,木雕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,使這一民間工藝煥發出特有的光彩。
“即使生而平凡,也可以成就非凡。”宋云龍說,一具木雕,彰顯的是匠人追求和匠心精神、是致力傳承與勇于創新的力量。
一直以來,藝術實踐不斷改變著宋云龍藝術人生的審美觀和價值觀。他認為,創作最佳理想的作品,最難把握的是“度”,這完全取決于“雕”與“刻”,游刃中的微妙變化,呈現了創作者的心路歷程和思想境界,這需要宋云龍繼承傳統工藝,融合現代藝術精神,結合獨到技法,運用寫意形式,使每一件作品都具有較高的藝術審美價值。
在創作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獸“睚眥”題材時,為了雕刻出其莊重和賞善的威嚴感,宋云龍翻閱了大量的書籍,運用浙江派系的獨特手法,融入青銅器的紋樣紋飾,結合玉雕“鏈子活兒”絕妙技法,使得“睚眥”少了些許好斗的容顏,多了些許正氣的精神,顯示了幾多巧妙、氣韻和生動。
當宋云龍的“睚眥”作品問世后,即在木雕藝術界產生了不凡的影響。許多藝術大家和收藏者認為,青銅紋飾是中國神獸的魂,增加青銅紋飾讓木雕作品多了神秘感知和文化韻味,是難得的力作,更是繼承與創新的藝術體現。
問渠哪得清如許,為有源頭活水來。“如果只有傳承,沒有創新,就是無源之水?!彼卧讫堈f:“創新就是最好的傳承,在藝術人生的道路上,我要堅定地走下去,讓木雕文化永放光芒!”
文/圖 通訊員 劉厚珉